日前,武漢大三學生合伙開快餐店月入5萬的新聞刷爆網絡,還沒畢業的收入就已經遠超普通白領的收入,在李克強總理提出“雙創概念”以來,大學生創業者也越來越多,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在校大學生都能創業,大學生創業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?
案例:武漢商貿職業學院大三學生皮俊楨,與同班的三位同學搭伙,于今年9月,在一大學旁邊開了一家漫步Bar炸雞坊,投入金額共15萬元,從采購材料到宣傳銷售,皮俊楨和同學都從零開始。快餐店剛開起來時,皮俊楨常常忙到凌晨,第二天還要上課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在競爭比較激烈情況下,皮俊楨的快餐店“存活”下來。現在店子經營的不錯,月收入5萬余元,而且還雇傭了6名員工,為同學也提供了就業崗位,更可喜的是,皮俊楨的下一家快餐店,也即將開店。他有個夢想,將快餐店做大做強,做成一個快餐店品牌,并為同學提供更多就業機會。
從皮俊楨同學開快餐店的效果中,我們可以看到,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,大學生創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,而且皮俊楨自己創業還能帶動其他同學就業,也印證李克強總體說的,創業帶動就業的理念。
但是,從此前的數據來看,大學生因經驗、資金等原因,成功率特別低,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自我創業的,那么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的條件都有哪些?
第一、要會運用資本:大學生創業最基本的就是需要資金,但是大學生往往就是缺乏資金,但如果懂得運用不同資源,即使手頭上沒有足夠的創業資金,也是可以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的,比方可以像上面的武漢大學生一樣,采取合伙投資,一方面投石問路,一方面儲備財源,尋求讓雙方獲利的機會。接著善用資金、開源節流,創業發展就不是問題了。有多少錢,就做多少事,不但借貸容易,也降低創業的門檻。
第二、要懂得積攢人脈:很多大學生創業都是比較沖動,殊不知人脈是創業的重要助緣,尤其像大學生這樣白手起家者,更需要廣結善緣,才能在事業上增添助緣。有了活絡豐沛的人際網絡,不但可避免孤軍奮戰的窘境,還能增加源源不絕的機會與交流管道。除了親朋好友,同學、同事,乃至同行或非同行的人,都是建立人脈的對象。
第三、要學會創造時機:大學生創業是要找準時機的,現今環境迅速變動,要從詭譎多變的時局中,有效掌握時機,就要時時覺察、分析時勢。平時努力學習,讓自己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,一俟市場需要,就積極投入,搶先創造時機,也是事業成功的條件。
第四、自我定位清晰: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途徑是沒有人復制就能成功的,即使現今杰出的大企業家王永慶、張忠謀、比爾蓋茲等,他們成功的途徑,也不見得適用每一個人。所以最重要的是,要了解自己的優勢、劣勢,找出適合的方案,并投注時間、心力;自身條件具備了,自然無事不成。
最后,
網上兼職崗小編要說的是,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時代下,大學生創業無非是開創新的就業途徑,而我國對大學生創業正在給予更多的政策關懷,但是大學生要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,資金、人力、方向等都非常重要,大學生創業失敗率也告訴我們,大學生創業成功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