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暑假越來越近,江科大的朱云鶴這時候卻有些糾結,不是擔心考試掛科,而是“錢”途的煩惱困擾了他。周圍人的暑假兼職都定了,學船舶設計的他也覓得兩份,一份是兼職畫圖,工作體面可工資卻不怎么體面;另一份是做產品銷售,薪水看提成,預期工資不菲,很讓他心動。最終,朱云鶴為了他夢寐已久的索尼ps4游戲機選擇了后者,“人嘛,就是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”
放眼暑期兼職市場,朱同學的情況不是個例。時下,大學生暑期兼職傾向性分化明顯。有人喜歡旱澇保收,拿著固定工資,打卡上下班,小時工和兼職教師是他們首選。有人樂于自我挑戰,工資雖不高,但業務提成不菲,市場銷售崗位是他們的目標。
研究生王波是一位“保守派”。英語師范專業的他目前在某家輔導機構兼職。他說,上課時間都由教務安排,只要準時準點上課就行,薪資按課時結算,一個月下來兩千出頭是靠得住的,生源好的情況下還能拿更多。還有一年畢業,王波處處以“穩”字當頭。“我暑期留校為的是寫論文,找個兼職只是為補貼點日常開銷,總不能因為兼職耽誤了畢業吧。”王波說。
在前輩面前,“95”后的劉晟則更愿意不走尋常路。受父母之命,劉晟目前是南師大注冊會計專業大三學生。他坦言自己對本專業并不“感冒”,更愿意嘗試與不同人打交道。“市場營銷是我的夢想,我就喜歡在那種說服別人的感覺。”劉晟目前在幼兒英語課程做銷售,每招到一個學生他都會有一筆提成,干了十多天,雖然還沒有“開張”,但他仍然很樂觀。
也有不少大學生倒苦水,說從事銷售兼職也是迫不得已。“旱澇保收的兼職一般都是僧多粥少。以輔導機構為例,教師崗位相對固定,暑期主要還是招聘銷售人員,我們選擇余地不大。”的確,在本地58同城的兼職招聘中,暑期兼職需求量最多的還是市場營銷類,“旱澇保收”的確不多。
暑期兼職其實“拼”的是機會成本。已經工作的“過來人”高亞告訴記者,沒有畢業壓力的大學生在兼職選擇上余地更大,“年輕人輸得起,即便失敗了,對于人生而言也是一種充實。越臨近畢業,兼職的選擇就會越保守。很少人會讓兼職妨礙自己順利畢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