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人在課上喊一次“到”就能輕松賺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,在不少駐濟高校,有償替人上課已經成了不少在校大學生的“兼職”,“生意”好的學生甚至能月入近千元。隨著“五一”假期臨近,校園里的替課風又掀“小高潮”,記者調查發現,有學生為了給自己多放一天假,在學校貼吧、論壇等地方公開征求“上課替身”,而且明碼標價,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,有的明確表示只需“替身”給自己到課上答一個“到”即可,不需要認真聽課,不需要做筆記。
大學生替課
大學生做兼職很常見,通過做兼職即可以鍛煉自我,積累實踐經驗,也可以掙錢補貼日常開支,減輕家里負擔。但替課成為一種“兼職”,甚至在大學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,應該還是會讓很多人覺得詫異。學生替課的理由五花八門,起晚了、參加活動、找工作、實習、考研。而學校為了防止逃課,也是絞盡腦汁,齊魯工業大學老師姜洪雷和幾位任課老師買了一臺指紋機,第一堂課先收集學生的指紋,以后每堂課開始,學生都要按指紋來簽到。武漢體育學院的老師每節課后,拍攝教室同學合影,課后將照片上交給輔導員“數臉”,揪出逃課學生。
有些學生為了能夠多放一天假,選擇找人替課。眾所周知,在高中時代,面對升學壓力,家長的管教,大家都是認真上課,哪怕是一節課也不愿意耽誤。一旦走進大學,沒有了家長的約束,也沒有升學的壓力,上課似乎成為了一件“可有可無”的事情。上課是對老師基本的尊重,是學生的本職。試問,今后走向工作崗位,也能這樣隨隨便便的想走就走,隨便請假嗎?
有學生覺得課程內容枯燥,不實用,老師講得不夠精彩,外面做兼職可以學到更多。當然,兼職也是一種學習,但作為學生,要注意處理好與學習的關系,無論何時都應該把學習放在第一位。兼職是在課余時間進行,如果放棄上課去做兼職,就是本末倒置。當今社會上彌漫著功利與浮躁情緒,任何事著重于功利目的。但學習不應該沾染這種不良風氣,有些知識似乎對于大學生今后求職似乎沒有實際的作用,但學習應該建立一個長遠目標,知識是一生受用。上大學不僅是獲得理想工作的途徑,也應學習作為成年人應有的素質,應有的擔當。
筆者還是相信,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真上課。高校替課問題,也折射出當前大學教育的一些問題。學校應多給學生留出空閑的時間,讓學生自主選課。如果大學老師的課講能再精彩一點,更有趣一點,有意義一點,那就不需要用點名這種強制手段,也能留住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