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兩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的增速有所放緩,很多知名的企業頻頻傳出一些經營不善的消息,身邊親朋好友被動裁員的現象也時有發生。我們大家都作為職場中人,除了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工作業務能力之外,如果真的很不幸遭遇到公司發展的瓶頸,遭遇到大規模的裁員的時候,我們應該怎么辦呢?現在的資訊都非常的發達,我們完全可以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我們自己的正當權益。這樣不管有什么突發狀況,不管有什么事情發生,我們都可以泰然處之。
首先,我們已經在職場混跡多年,知道很多事情都應該公事公辦,遭遇到被移動裁員這件事情同樣如此。我們一定切記,不可再像剛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一樣,過于愛惜面子,覺得公事公辦,或者是對工資的結算過于斤斤計較,就覺得丟份兒。也不要因為領導口頭上的一句你明天不用上來上班了,就真的自己提出辭職,就真的不來上班了。那么這樣做的話,對于我們來說損失就比較大。我們一定要等到HR經理正式來和我們談離職手續,工資結算和賠償金等等問題。
第二,當我們和公司協商沒有達成一致的時候,你也無需憤怒和灰心。作為一個現代的職場中人,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勞動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,并提出申訴和仲裁。我們心里也要對勞動合同法有一定的了解。裁員事后的經濟補償是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的年限,每工作滿一年就必須得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的賠償金。這個月工資是指我們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水平。